橋梁維修加固
橋梁維修加固:橋梁加固是指通過對構件的補強和結構性能的改變來恢復或提高現有橋梁的承載力,以延長其使用年限,適應現代交通運軸的要求。國內外對橋梁的加固改造技術途徑主要有:加強薄弱構件。增加輔助構件。改變結構體系、減輕恒載,加固啦臺及橋梁基礎。
橋梁加固應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施工,橋梁加固一般程序為:
1、調查并確定技術改造的目的、要求及技術標準。
2、檢查橋梁現狀及損壞情況。
3、調查橋梁的歷史技術資料及現有交通狀況。
4、擬定維修加固或改建方案并進行分析比較。
5、方案確定并付諸實施。
6、加固完成后竣工驗收。
橋梁維修加固基本原則:
1、橋梁結構由于結構失效或損傷,經評估不能滿足結構安全或正常使用要求時,必須進行加固。加固設計的內容及范圍,應根據評估結論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確定,可以包括整體橋梁,也可以是指定的區段或特定的構件。
2、建立既有橋梁維修、加固、重建的經濟分析模型,通過分析比較,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對現有交通干擾較小的方案,以保證改造后的橋梁能安全運營。
3、根據需要改造橋梁的評估結論及經濟分析,當得知現有橋梁可以通過加固、維修達到使用要求的結論后,再提出橋梁加固的設計方案。
4、對于大橋、特大橋,其主要承重構件需要加固補強時,加固設計方案應不少于兩個,以便進行方案比選和經濟評估,選擇最佳的加固方案。
5、加固設計及施工應盡量不損壞原結構,保留具有利用價值的構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換。
6、加固設計應與施工方法緊密結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新、舊結構連接可靠,可協同工作。
7、加固設計應按結構的實際損壞情況進行計算。
8、在加固施工中,應盡可能減少對橋上和橋下的通行車輛及行人的干擾,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9、在加固施工過程中,若發現原結構或相關工程的隱蔽部位有嚴重的構造缺陷時,應立即停止施工,會同加固方案設計人員進行研究,待修改加固方案后,方能繼續施工。
10、加固施工中,應采取安全監測措施,確保人員及結構安全。
橋梁維修加固要求:
1、橋梁的技術改造與加固工程通常要求在不中斷交通或盡量少中斷交通的條件下進行,要求施工工藝簡便,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盡量減少交通堵塞。
2、技術改造與加固的方案擬訂要充分考慮新、舊結構的強度、剛度與使用壽命的均衡,以確保新、舊結構的共同工作,使加固后的結構達到安全、可靠、耐久的目標。
3、補強加固施工常對原結構及相鄰結構構件產生不利影響,應盡量減少對原結構的破壞,對于確無利用價值的構件則應報廢、拆除。
4、拆除、清理原結構的工作量較大,工程較煩瑣、零碎,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要求施工人員注意操作安全,加強施工質量、施工管理工作。
5、施工現場狹窄、擁擠,常受原有結構的制約,應合理安排工序。
國內外對橋梁進行加固改造的技術途徑主要有下列5種:
1、減輕恒載
減輕原橋上部構造的恒載,可以改善原橋的受力狀況,提高承受活載的能力。特別是在橋梁基礎承載力受到限制,不能滿足加固上部構造和提高活載所增加的承載力要求時,以減輕橋梁恒載的辦法來提高承受活載的能力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如將實腹式拱橋改建為空腹式拱橋,更換拱上填料等。
2、加固墩臺及基礎
有相當一部分橋梁的缺陷和病害是因墩臺或基礎問題引起的。對這類橋梁通常是采取用鋼筋混凝土箍套、用鋼筋混凝土拉桿和鋼拉桿施加外加預應力、增加樁基及頂推法等措施加固橋梁墩臺和基礎,改善墩臺和基礎的受力狀況,提高橋梁的承載能力。
3、改變結構體系
改變結構體系主要是利用梁的連續作用或梁、板組合作用及拱梁組合作用改變結構的受力體系,改善結構的受力狀況,以提高橋梁承受活載的能力。如將簡支梁變為連續梁,將鉸接改為剛接,利用輔助墩、八字撐等將單跨梁變成多跨結構,以及在拱橋橋面上現澆一層鋼筋混凝土板,將拱式體系轉換為梁式體系等。
4、加強薄弱構件
對于橋梁上有嚴重缺陷或因通行重型車輛而不能滿足安全承載要求的薄弱構件,通常是采取以新材料(噴射混凝土、混凝土、鋼板、玻璃鋼、鋼筋或碳纖維、增大主梁或主拱圈截面,用高標號水泥砂漿或環氧樹脂水泥砂漿封填裂縫,增設外部后張預應力筋,施加外部預應力,或用化學粘結劑粘貼附加構件的方法進行加固。
5、增加輔助構件
當橋梁承載能力不足或因種種原因使橋梁遭到破損時,可以在原結構上增加新的受力構件,如增設縱梁、橫梁或拱肋等;也可以用新的預制構件替換原有結構上有嚴重缺陷面又不易修復的構件。替換構件時,必須設置足夠的臨時支撐,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以保證整個結構在施工中的安全。
運用橋梁維修加固成功案例